NG SPORT下河沿,又名老窑沟,在沙坡头区常乐镇境内,是一个写满故事,很有年代感、历史感的地方。
今年82岁的候振代有时间就会来老窑沟转转,虽然老窑沟昔日热闹的景象一去不返,但在千百年的积淀和孕育中成就了一个从中卫走向世界的陶瓷制造企业。
从2018年开始,位于常乐镇的宁夏科豪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就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EBM公司进行陶瓷产品进出易,标志着中卫陶瓷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这家陶瓷制造企业在中卫大地上吸收了传统陶瓷文化精髓NG SPORT,采用当代最先进的陶瓷工艺,正充满自信地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从考古发现的海原菜园遗址、宣和林场汉代窑址、下河沿汉代瓦窑遗址、下河沿元代瓷窑遗址等,表明从新石器时代起,中卫就有制陶的生产活动。
候振代出生在下河沿,对中卫的陶瓷发展了熟于心。在候振代的带领下NG SPORT,记者来到下河沿窑址。寂静的山沟里,满地的陶瓷碎片、煤渣和面目全非的窑炉,无声地诉说着中卫陶瓷制造的前世今生。
候振代告诉记者,上下河沿有大量的优质陶土,附近矿区有丰富的煤炭充当燃料,成为烧制陶瓷的理想场所。
“解放前夕,这里有宁、侯、张、刘等家族及生产队的十几个陶瓷制造作坊,虽然受交通、生产工具等各种因素制约,所产陶瓷日用品虽然数量有限,但中卫陶瓷制造是西北沿黄一带重要的生产地,因此供不应求。”候振代说,生产的陶瓷,除了用驴车驮运到附近村庄售卖外,还可以依靠上下河沿便利的黄河水运码头,通过船、羊皮筏子将陶瓷运往全国各地。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科技的进步,陶瓷制造也从纯手工开始走向半机械化。在下河沿第二代陶瓷制造窑炉遗址, 淘汰了的陶缸砌筑成的农家院墙成为最醒目的风景。
据《中卫县志》记载, 1954年先后,手工私营制陶作坊组建为生产合作社,并于1958年改建为原中卫县陶瓷厂,国家投资百万资金,建成半人工、半机械化生产线,陶瓷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常乐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高风琴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陶瓷作坊陆续从山里搬到山外,组成了陶瓷制造合作社和陶瓷厂,集中生产民用陶瓷器皿。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左右,是中卫陶瓷制造业最辉煌的时期,周边还吸引了很多商贩通商买卖。”高风琴回忆,当时职工宿舍、电影院、银行、粮站、卫生院、商店、餐馆等设施一应俱全,其繁华景象被当地群众称为“小香港”。
步入21世纪,受到日用器具的丰富和企业改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县陶瓷厂逐渐走向下坡路,直至停产荒废。2000年,原中卫县陶瓷厂破产。70多岁的李世煜是陶瓷厂最后一任厂长,每次来到县陶瓷厂遗址,都一脸的惋惜和无奈。指着上了锁的厂房大门,他重复着一句话:“好光景一去不返,新建的机械化隧道窑生产线还没运营呢,陶瓷厂就关门了。”
一个企业倒下不代表一个产业衰落NG SPORT。相反,经过一代代陶瓷从业者传承、发扬、奋进、开拓和创新,中卫陶瓷制造开辟出了更为广阔的新天地,书写出令人瞩目的新辉煌。2000年,宁夏科豪陶瓷公司收购了当地的陶瓷厂,发展至今,其打造的全国高标准高效节能环保型现代化生产线,满足了各种规格的高端岩板、大板生产,旗下拥有多个品牌,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具实力、产品结构最为丰富的陶瓷公司。
除科豪陶瓷公司外,凭借对陶瓷制造的浓厚兴趣和文化传承,民间的许多老手艺人采用丰富的黄河釉彩和温度恒定的电窑,在传承中发扬光大,让这一承载黄河文明“根”与“魂”的陶瓷再放光彩。
黄河文化引领着华夏文明的融合发展,承载着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与力量之源,是众多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近年来,中卫市创新实施以“守护黄河根脉”为主题的传承黄河文化基因、延续中华历史文脉推进工程,统筹推进黄河文化宣传阐释和推广展示、黄河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和活化利用、黄河印象品牌打造和推广提升等工作,为黄河古瓷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来,中卫黄河古瓷频频亮相国内国际各种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场所并大放异彩。展出的黄河古瓷古色古香,继承了千百年的烧制工艺,并融合美术、书法、雕塑等传统优秀文化和民间技艺,收获了众多订单和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及代理签约。
守正、知所来;创新,明所往。黄河古瓷是黄河文化遗产的富矿,是老祖宗留给中卫这片土地上的宝贵遗产。肩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使命,挖掘黄河文化,接续千年窑火,让每个充满制瓷人心血和情怀的黄河古瓷延续发展,带给每一个华夏儿女来自黄河母亲的祝福。